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指导

本省规划

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更新时间:2013-01-28 09:00:00浏览次数:0

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政发〔20137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则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资源环境约束与节能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可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与节能减排压力。

 

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等法规文件,编制了《江苏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示范工程和政策措施。《规划》既是“十二五”时期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行动纲领,也是各地区和各行业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第一节 基础与条件

 

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拥江濒海,拥有长江岸线800余公里,海岸线近100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达。

 

一、资源与环境条件

 

自然条件。江苏地势平坦,以平原地形为主,主要由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光热充足,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暖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南部好于北部,光照条件北部优于南部;植被自南向北分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东部)和半旱生落叶阔叶林(西部);土壤自南向北发育为黄壤、黄棕壤、淋溶褐土和棕壤。

 

资源状况。国土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1396平方米、耕地660平方米,人多地少特征明显;沿海滩涂890多万亩,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水资源充沛,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下游,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呈十字形贯穿全境,湖泊水面占全省面积的16.9%,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500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资源禀赋及发展基础较弱,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较好,并逐步得到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种类较为齐全,拥有矿产资源130余种;森林资源较丰富,“十一五”期末,全省林木覆盖率超过20%;工业固废、废旧汽车和电器、废弃塑料等可回收利用废弃物数量较大。

 

环境现状。“十一五”以来,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一五”期间,全省符合Ⅲ类水质的断面占比上升,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下降,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步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较“十五”末上升了3.6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稳定在较好等级,全省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二、经济与社会基础

 

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江苏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经济总量位于全国第二,占全国经济总量10%左右;“十一五”期间,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万余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253.240.6,从业人员结构实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部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十一五”末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社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944元和9118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10.2%8.2%;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4平方米和46.3平方米,较2005年分别增加了11.7平方米和7.7平方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年均超过100万个,“十一五”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27万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提高,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呈较快、均衡发展态势;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7%以上,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第二节 发展成效

 

“十一五”以来,我省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加强宏观指导、推进示范试点、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政策体系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示范试点取得积极成效。9家国家级、190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覆盖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纺织、印染、建材、轻工、食品等重点行业,涉及城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载体。通过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促进了余热余压、低温余热发电及能源系统优化、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累计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1200多项,实现节能1400万吨标准煤。再制造、“城市矿产”、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等循环经济新兴领域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完善,南京、无锡、徐州、苏州、淮安5市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行列。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围绕太湖等重点流域和化工、印染、酿造等重点行业,全省累计完成6000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居全国前列。共实施4300多项中高费改造方案,实现节能480万吨标准煤、节水12.8亿立方米,减排化学需氧量8.15万吨、二氧化硫31万吨,企业主要污染物平均削减20%201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734吨标准煤/万元,“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0.45%

 

重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至“十一五”末,全省共有1600多家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批集回收、拆解、加工利用为一体的资源综合利用集聚区。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电子电器废物、废旧轮胎等废旧再生资源,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十一五”末,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6.2%,重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围绕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一些循环经济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在磁选深加工、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餐厨废弃物和废动植物油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废水资源化、烟气脱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修订了《江苏省节能条例》《江苏省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出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意见》《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江苏省清洁生产“十一五”行动纲要》《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发展规划。价格、税收、能源审计、环评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良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公众知情权、议事权及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保障,企业与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明显增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有力促进了居民绿色消费,“环境标志”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得到有力推进。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增强。

 

第三节 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我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想认识仍不到位,循环经济理念和行动有待继续深化。当前,一些地方还存在对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对发展循环经济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深刻认识,践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还没有成为企业的广泛自觉行动,社会公众的意识和认识也需进一步提高。

 

循环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领域有待拓宽。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于工业领域。从生产和消费看,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重视不够,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循环链衔接不紧密。覆盖全社会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尚不健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兴服务业相对滞后,为循环经济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专业性服务企业不多。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中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方针尚未有效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有待全面推进。

 

循环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内涵有待深化。循环经济发展仍然以单个企业的内部小循环为主,存在片面强调废弃物综合利用,源头减量不突出,循环经济“短链多、长链少”等问题,仍未从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方式等源头来系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跨企业、跨产业、跨区域的集成式循环进展滞后,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形成。

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支撑尚不够,科技创新支撑有待加强。对资源循环、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循环经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偏低,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资源产出率总体水平不高,实现资源从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从难循环向易循环攀升的科技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循环经济政策体系仍需完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仍不够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尚未建立,循环经济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不够健全,资源再生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价格、税收、投融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撑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第四节 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两个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资源环境约束对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倒逼机制。能源消耗量大、资源自给率低、环境承载力弱、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污染负荷重是基本省情。“十二五”期间,我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刚性增加难以避免,客观上要求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力度,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生态文明建设对循环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人民群众追求更好人居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提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要求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发展我省循环经济更为紧迫。

经济转型升级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难得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已成为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可实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全面转型,有效减少资源消耗、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和企业效益。加快转型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绿色低碳竞争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产业调整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发展循环经济对于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资源消耗、提升低碳绿色发展的综合实力、应对绿色低碳竞争具有战略性意义,席卷全球的绿色低碳竞争将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持续动力。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城市、园区、企业为载体,以重大示范行动和重点示范工程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体系,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基本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循环经济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举措,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紧密结合,使输入端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输出端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出产率。

 

坚持示范引领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从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从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在各行业、各层面、各环节选择一批典型示范,总结若干典型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面上工作深入推进。

 

坚持改造存量与建设增量相结合。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现有产业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强化现有企业、园区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循环化改造。同时,对新建项目、企业和园区要从布局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环节全面贯彻循环经济要求。

 

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实现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由难循环向易循环转变。加强制度创新,通过价格、税收、投融资、标准规范、目标考核等多种手段,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

 

坚持政府推进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推进措施,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引导和强化企业的责任。加强宣传,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活动,建立起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和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主要指标,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我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资源产出率大幅提升。到2015年,资源产出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5%。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以上。

 

循环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建成以能源梯级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为纽带的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的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体系。“城市矿产”、再制造、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服务业等循环经济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三次产业循环链接、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循环型社会体系基本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得到大力推广,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完善,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拓展,初步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循环化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到“十二五”末,循环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10年

2015年

变化率(%

综合

指标

资源产出率提高(%

 

 

15

资源

减量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734

0.6

-18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017

0.71

-2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135

100

-26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24

18

-25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5

0.60

9.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降低(%

 

 

-3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9

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实施节能率(%

65

70

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千克/万元)

氨氮(千克/万元)

二氧化硫(千克/万元)

氮氧化物(千克/万元)

 

3.130

0.394

2.654

3.599

 

2.757

0.342

2.261

2.969

 

-11.9

-13.2

-14.8

-17.5

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削减率(%

 

 

-5

资源

综合

利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6.2

98

1.8

秸秆综合利用率(%

70

90

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0

80

10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9

20

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

20

30

1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3.6

100

6.4

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7.5

95

67.5

城市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40

 

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率(%

 

70

 

 

第四节 总体布局

 

基于全省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以及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因素,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引导合理开发空间,推进循环经济区域特色化发展,切实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基础设施共享程度,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全面提高资源产出率。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以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为核心,以国际视野和国际先进水平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循环经济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成熟发达的园区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高端化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附加值攀升,率先构筑结构优化、循环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的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导重化工业加快向沿海地区转移。加强城乡建设领域与社会消费领域循环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率先建成循环型社会。

 

沿江基础产业发展带。以“源头减量、循环成链、再生利用”为切入点,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基础产业和现代物流业,改造提升传统船舶、机电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形成循环成链、资源循环利用的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强做精沿江化工产业,完善地区产业链。以沿<

上一篇: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下一篇: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万企升级 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