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 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

青岛高新区考察学习总结报告

文章录入:xuwei_admin更新时间:2016-09-01浏览次数:4982

2016824日(周三),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办一行四人组成考察组赴青岛高新区考察学习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经验。

当天上午,考察组在青岛高新区环保分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现场及管廊监控中心。现场参观后,考察组与高新区环保分局业务骨干展开深入交流,了解了青岛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历程与具体路径,学习了园区在基础设施共享、生态水系和综合整治、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并在指标推进、产业准入、台账建设、生态工业信息平台建设、企业数据信息采集、创建过程协调工作等方面取得宝贵经验。

考察报告分以下两部分:

² 第一部分 青岛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特色总结

² 第二部分 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实地考察纪要


第一部分 青岛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特色总结 

一、青岛高新区概况

(一)区域概况

青岛国家高新区始建于199211月。20125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建立红岛经济区管理体制,成立红岛经济区工委、管委(筹),与高新区工委、管委一套机构、两套牌子。高新区当年辖35个社区,户籍总人口8.1万人,陆地面积167平方公里。2014年红岛经济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0亿元,增长23.6%。其中,高新区主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44.1%;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47%2014年度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青岛高新区位列第9位。                                              

1:青岛高新区图 

20152月,青岛市政府对青岛高新区范围进行了新的调整,将蓝色硅谷核心区、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和青岛(胶南)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纳入青岛高新区范围。调整后,青岛高新区总开发面积327.756平方公里。高新区范围调整后将定位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文化新城示范区、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东部沿海重要的蓝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领区、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与人才聚集区。

(二)主导产业

按照“做高做新,高水平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的发展要求,红岛经济区(高新区)突出改革创新主题,大力实施产城一体、创新驱动、人才先导、金融助推、全球链接五项战略,全面建设升级版的“蓝色高新区”和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区。在产业发展上,坚持蓝色、高端、新兴方向,打造新型1+5”主导产业,即,以突出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支撑,加快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制订实施“聚焦、聚集、聚合、聚变”的产业推进路径,着力推动“由招商引资向产业组织、由政策优惠向环境优化、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三个转型。

(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2007年国家部委批准创建以来,高新区积极实施坚持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融”理念,以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带动经济的优化发展。创建过程中,坚持“科学性规划,高水平建设,生态化发展”的原则,实施“国际化、高端化、低碳化”三大战略,致力于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综合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坚持环保优先,科学确定园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优化生态工业产业体系;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保障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生态工业园框架体系和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并于20141月作为省内高新区首个国家级综合类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通过了国家三部委的验收。与会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园区在基础设施共享、生态水系和综合整治、低碳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园区的成功实践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绿色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二、青岛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特色

青岛高新区自2007年获环境保护部、科技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文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于20141月通过了国家三部委的验收。以下创建特色主要体现了青岛高新区创建期间(2007-2014)的创建特色,其中部分内容可能与现在不免有出入,如当时构建“1+3”的产业体系(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蓝色生物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业产业)现在升级为新型“1+5”主导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蓝色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研发、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产业)。

(一)坚持规划先行,夯实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基础

青岛高新区坚持“规划先行”的创新理念,实践了从“规划—设计—建设—信息化管理”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管理新模式,奠定园区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为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现象,高新区在规划阶段就对园区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考虑,以《青岛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为主导,涵盖经济建设、生态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四大方面,下辖《胶州湾北部高区产业发展规划》、《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蓝色经济建设规划》、《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生态水系保育专题研究》、《青岛高新区管线综合规划》、《青岛高新区数字化园区总体规划》等17项详尽的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先导,高新区培育了“1+3”的产业体系,形成了低碳产业的新高地,搭建起了“一带、一轴、两湖、三环、多廊道”的水系形态结构,营造了“一湾环抱、水脉相融”的生态景观,形成了独具高新区特色的生态发展框架。规划体系的建设完成有效指导了高新区各方面的建设工作,为高新区在建设中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绿色招商,严控招商门槛,推动产业升级

高新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指引园区发展,为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入园发展,高新区各组织部门协调配合下出台了绿色招商的产业政策,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园条件及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对入园项目严格审查,对达不到环评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目前已成功吸引到一大批科技含量高、产污少的企业,有力的推动了园区产业优化升级。

高新区设立了高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产来创新支撑体系、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产业由重转轻发展和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和政策的双重保证为高新区“1+3”产业高效顺利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围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选择若干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显著的“龙头”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促进产业积聚和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产权交易、合资合作等方式融资。

通过绿色招商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更加生态化,将原规划的“电子信息业、现代加工制造业、新材料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的产业定位,调整为“1+3”产业发展计划,近期随着蓝色硅谷建设和青岛蓝色经济的崛起,高新区又将经济发展模式升级为构建“1+3”的产业体系,即:突出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加快壮大蓝色生物与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业产业,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软件科技城、科技商务中心、高端制造集聚区。经过不断建设发展,园区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经济中的高新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大,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了“由重到轻”的转变,使经济保持高速持续发展。 

(三)规划“零用地”,实现基础设施高效共享

高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立足长远,建设百年基础工程,在市政管道设施建设中大胆采用了综合“管廊”的方式,将综合“管廊”打造成了高新区的亮丽名片,节省了宝贵的城区地面空间,避免了重复投资与道路的反复开挖,建设成了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了全地下的污水处理厂,并同步实施中水回用工程,有效提高了高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

详见第二部分 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实地考察纪要。

2、青岛高新区污水处理厂

青岛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是国内北方地区首座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110亩,除进出口通道、通风疏散口及综合办公楼以外,其余构筑物均位于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上部分初步规划为休闲运动公园,与周围的自然湿地及辽阔海景融为一体。作为国内北方地区首座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的总规模为18万吨/日,分两期建设,一期完成18万吨/日的土建工程及9万吨/日的设备安装。处理后的尾水排入墨水河,设计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在实现污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高新区污水厂积极配套建设再生水、污水源热泵等项目,建设再生水项目,设计总规模为9万吨/日,一期配套4.5万吨/日,计划3.3万吨/天作为祥茂河景观水系的补充水,1.2万吨/日用于城镇杂用水,主要为绿化、冲厕、洗车等。此外,建设污水源热泵项目,利用热泵技术周边建筑进行制冷供热,初期将实现对污水处理厂内综合办公楼的供暖制冷。 

(四)开展生态水系保护和综合整治,美化区域面貌

1、实施生态工程,提升环境承载力

高新区沿袭原有生态风貌、融合自然水系,重点实施了祥茂河水系景观和葫芦巷绿地景观项目、防潮坝项目系列生态整治工程,原有的生态湿地不但没有受到破坏,还充分发挥了“城市绿肾”的作用,提升了园区的环境承载国。

为改善生态现状、保护胶州湾14平方公里的原生态湿地,高新区共实施550万平方米的水系景观建设工程,包括祥茂河及葫芦巷300万平方米,海月湖、正阳路以北祥茂河150万平方米,葫芦巷南支流、祥茂河一、二、三、四支流100万平方米,现已完成500万平方米。实施了“一环、三廊道、四绿心、多斑块”的生态景观建设,现已完成约26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并正在道路两侧建设各5~10米的绿化带。通过兼具防洪排涝功能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高新区的生态调节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入河、海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为防止风暴潮、天文大潮以及灌水下泄,高新区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了10多公里的防潮大坝,其中,在祥茂河入海口设置泄洪挡潮坝,为高新区构筑了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2、实施盐田治理,变废为宝打造生态科技新城

高新区创建初期仅有少量工程,80%以上为废弃盐场、虾池,草木难生。高新区坚持“环保优先”的建设原则,以“三生共融”为理念,建成了“三分之一生产、三分之一生态、三分之一生活”的新型工业园区,使高新区的建设摆脱了国内大部分园区“先发展,后整改”的老路,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在生态景观建设方面,高新区按照“生态经络、湿地岛链”的空间发展理念,以本地原生态景观为基础,以“拥湾临海”的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为特色,依托水系、交通干道,形成了“一环、三廊道、四绿心、多斑块”的生态景观总体格局,以及特色水系景观和城市景观。

经过一系列的生态景观建设,园区原有的生态湿地不但没有受到破坏,还充分发挥了“城市绿肾”的作用,与葫芦巷景观水系一起降低了园区土地盐碱化,防风固堤,对保持当地的温度和降雨量起了重要作用。

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正确把握“生态”+“创新”的生态主题,将万亩废弃盐场虾池建成为一座“生态环境优良、经济调整增长、创新创业活跃、社会事业健全、居民生活安康”的科技人文生态新城区。为青岛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开启青岛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实施低碳发展,优化区域生态环境

1、塑造“低碳”环境,建设美丽高新区

高新区注重生态优先,以低碳经济为导向,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低碳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创新型园区的重点内容,2012年,共减排二氧化碳约9万吨,实现了低碳发展,形成了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环境优良、生活环境优质的协调发展局面。

1)创新低碳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围绕“低碳化”发展,高新区创新低碳管理机制,建立了审批服务制度,建立了胶州湾北部园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制定并实施了《重点项目挂牌督办暂行办法》,修订并完善了《入园项目评估管理办法》,将审批时限由180天压缩至45天,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速提效。

2)以“高”、“新”产业为导向,集聚低碳产业链条

高新区按照发展与规划,将低碳、生态理念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培育了“1+3”主导产业,引进了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关联协作强、拉动作用大的项目,全力打造国际技术创新网络的重点节点,形成了低碳经济的高端聚集带。

3)倡导企业低碳行为,推广清洁能源

高新区按照国际生态城区的建设标准,搭建了节能低碳的绿色能源网,建设了宜居宜业的绿色建筑群,并在园区内倡导低碳生产,鼓励并扶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

l   低碳生产:高新区引进“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引导重点用能企业进行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了低碳化生产。如青岛润丰铝箔有限公司通过减少铝卷轧制次数、缩短退火时间等措施,实现CO2减排;罗地亚精细化工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投资完成热量回收节能项目,利用废水的余热对反应料浆进行加热,年可减少3%的天然气使用量。

l   绿色能网:高新区构建了以电力、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地热能为补充的绿色能源供应网络。将电网纳入综合“管廊建设,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以天然气为主力燃料能源,燃气普及率实现100%。以地源热泵、太阳能等作为能源利用补充系统,在关键景观水系节点采用了风光电一体化的绿色照明系统,有效减排CO2

l   绿色建筑:高新区新建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如冠捷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库房屋顶选用半透光的覆盖材料,充分利用太阳光,一期建设工程获评“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年可减排CO235.8吨。 

2、以中欧生态科技园为载体,建设低碳园区

中欧生态科技园是中德两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引进欧洲先进产业、打造欧洲企业聚集区,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智能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整个科技园在空间布局上划分为两部分,生态居住商务和生态修复景观区约占园区总用地57%,生态产业用地约占43%。在产业引进上,以高端、低碳为导向,重视产业发展的现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了生态型产业体系,实现了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园周边河流疏浚和生态修复工作已启动,德国雷肯农机有限公司智能农业装备制造项目、德国瑞凯威飞机座椅制造有限公司航空装备制造项目等已陆续签约入驻,中欧生态科技园已成为整个高新区“创新”+“生态”理念的缩影。

以建设中欧生态科技园为契机,以低碳转型为核心思路,高新区已逐步形成全区一体化的能流、物流、材料流、信息流互补互用网络,建立起了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成为了低碳经济的特色园区。 

3、增加碳汇能力,推进生态发展

高新区锁定三分之一生态用地红线,按照“生态经络、湿地岛链的空间发展理念,以本地原生态景观为基础,打造了独具高新区特色的水系景观和城市景观,在改善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2011年,实现CO2减排约55380吨。

1)实施绿化工程。高新区基本完成了约30万平方米的防护林绿化面积,建成了高新区外围绿色生态屏障,年可减排CO2 680吨;完成了约230万平方米的廊道绿化面积,形成了水系、道路、绿地相互交织的生态廊道网络,年可减排CO25200吨。

2)推进湿地碳汇。高新区开展了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年可减排CO25300吨;建成了500万平方米的祥茂河景观区和葫芦巷绿地景观区的水系园林景观,年可减排CO244200吨。 

(六)推行生态化雨水收集系统建设,节水效果明显

高新区周边无有效水资源供给,用水主要依赖的客水,供水压力大,供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然而,高新区雨水资源较为丰富,利用雨水是解决用水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也可以有效缓解污水处理厂压力,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为此,高新区采用雨水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建设了雨水收集系统。

1、管线

目前,在建、竣工的雨水管线已经合计达到71817.05米,管径400~1600毫米,雨水井1895个、雨水箅子3318个。

2、泵站

高新区现有雨水泵站1座,位于新产业团地咸水湖防潮闸附近,共有5台机组,总流量为5.6立方米/秒。

3、雨水利用试点情况

高新区雨水收集项目已完成中央智力岛试点实施计划并开始建设。根据智力岛地势坡向及现状雨水管道走向,建设4个雨水回收利用点,建成后将为整个智力岛绿化及道路冲洗提供水源。

该系统现采用蓄水池与生态绿地雨水渗透联合收集雨水,将雨水收集后接入蓄水池,经过过滤、沉淀、消毒等预处理措施可作为市政杂用水,应用于景观、绿化用水、洗车、冲厕等对水质要求较低行业。

蓄水池上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可以提高园区的土地利用率。此外,高新区充分建设生态绿地,利用现有的绿地将其改造成能接纳雨水的入渗透场地,或在地下埋设下渗管坑;在建设过程中将大面积的停车场、公园、运动场中的道路采用透水性的材料铺砌,增加雨水涌入量,涵养地下水源。

 

第二部分 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实地考察纪要

 

考察组于824日上午在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工作人员陪同下考察青岛地下综合管廊现场,并参观了高新区管廊监控中心,了解了高新区管廊监控平台投资建设与运转情况。

一、青岛高新区地下综合管廊

青岛高新区综合管廊埋设在高新区的岙东路、聚贤桥路、河东路、智力岛路、广盛路、和融路、春阳路、华东路、华贯路、部分待建规划道路等主要道路的单侧绿化带地下,管廊东至华东路,西到岙东路,南至同顺路,北达春阳路。

图1:管廊内部情况

高新区的市政管网采用综合“管廊”的形式,除污水管、雨水、燃气仍采用直埋式铺设外,其余管线如电力、给水、中水、热力、通信等均纳入“管廊”内。考虑到高新区今后的经济发展需要,“管廊”内适当预留了管位。管廊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管廊主干线、截面图见图2、支路管廊横截面图见图3。管廊内的各市政管线均铺设在地下空间内,便于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维修和定期的安全检查,而且不占用地上的土地资源,节省出的土地资源用于绿化带、休憩场所和道路两侧景观建设。

 

图2:创业大道管廊横断面图

图3:支路管廊横断面图 

地下综合管廊按照“轴向敷设、环状布局、网状服务”的布局原则,在25条道路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廊内设置管线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给水、热力、再生水等五种5线,各种市政管线一直保持安全运行。从2008年启动以来规划建设以来,经过7年的建设现已累计完成主次管廊约55公里,综合管廊网络体系已基本建成。

地下管廊是将多种管线集中在一个公用隧道,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一代的城市基础建设。高新区通过建设综合管廊,无论是检修,还是另接新线,都不用对已有的道路路面“开膛破肚”,有效避免了“马路拉链”,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

考察组参观的位置,管廊的高度、宽度都大约是3米,在宽敞整洁的通道内,十几条粗细不同的管道规整排列。廊内主要布置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给水、中水、热力、交通信号等公共设施管线,附属设施包括用于正常运行的排水、通风、照明、电气、通讯、安全监测系统等,设置了1个中央控制室和4个分控站(一期),24小时全程监控。

据管廊工作现场管理人员介绍,按照创新技术要求及国家相关规范,高新区建设部门探索将专业管线全部入廊,在具备入廊条件的线段拟将燃气、雨水、污水等共计8种专业管线全部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规模和标准上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

高新区为保证管线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投资5000万元建设监控平台,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设置了包括中心控制室、综合管廊内监测器、水泵自动启动及水患报警、非法入侵报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内的自动监测及控制系统,完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每两百米设置监察装置,全线覆盖。考察组参观的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对周边30余公里管廊沟内管线及附属设施运行状态、环境条件和人员出入情况进行24小时远程监控,实现了对综合“管廊”设施的精准管理。

 

图4:高新区管廊监控中心

图5:高新区管廊监控信息平台



上一篇: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解读——申报程序